普贤行愿品念诵网
标题

《十地经论》与地论学派

来源:普贤行愿品念诵网作者:时间:2019-11-02 10:41:26
《十地经论》与地论学派  《十地经论》与地论学派  地论学派是在南北朝后期形成的一直延续到隋朝的,以研习、弘传《十地经论》为主的佛教思想流派,以讲习《十地经论》为主的僧人则被称为地论师。  《十地经论》是印度大乘佛教学者世亲所著的对于《十地经》的解释性著作,汉语译本十二卷,由菩提流支、勒那摩提同译,佛陀扇多传语,于公元508年夏译出。本论作者世亲本来是小乘学者,后在阿瑜陀国听人读诵《十地经》而信仰
《十地经论》与地论学派

  《十地经论》与地论学派

  地论学派是在南北朝后期形成的一直延续到隋朝的,以研习、弘传《十地经论》为主的佛教思想流派,以讲习《十地经论》为主的僧人则被称为地论师。

  《十地经论》是印度大乘佛教学者世亲所著的对于《十地经》的解释性著作,汉语译本十二卷,由菩提流支、勒那摩提同译,佛陀扇多传语,于公元508年夏译出。本论作者世亲本来是小乘学者,后在阿瑜陀国听人读诵《十地经》而信仰大乘。《十地经》早期可能是单独流通的,相当于现今通行的《华严经》的《十地品》。《十地经》主要解释菩萨乘十地,即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此十地是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的第五个十位,在此十地,渐开佛眼,成就一切种智,形同诸佛。汉译《十地经论》十二卷的基本内容如下:卷一至卷三,释十地中的初欢喜地,卷四释第二离垢地,卷五释第三发光地,卷六释第四焰慧地,卷七释第五难胜地,卷八释第六现前地,卷九释第七远行地,卷十释第八不动地,卷十一释第九善慧地,卷十二释第十法云地。《十地经》文比较难解,相传鸠摩罗什译《十住经》(即《十地经》)时,疑难犹豫一个多月未能动笔,后来他的师父佛陀耶舍来到长安以后,两人共同讨论才明确了辞句义理。世亲这部释论不仅使经文的义理得以纲举目张,而且从经文中发掘出许多新义为后来大乘教义发展的张本,因此,很受中土人士的重视,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而《十地经》在中土的研习高潮是在世亲《十地经论》译出之后。

  关于《十地经论》的传译,当时参与此论翻译的北魏侍中崔光撰写的〈十地经论序〉对其有一说明:以永平元年岁次玄枵四月上日,命三藏法师北天竺菩提流支,魏云道希;中天竺勒那摩提,魏云宝意,及传译沙门北天竺伏陀扇多,并义学缁儒一十余人,在太极紫庭,译出斯论十有余卷。斯二三藏并以迈俗之量,高步道门,群藏渊部,罔不研揽,善会地情,妙尽论旨,皆手执梵文,口自敷唱,片辞只说,辩诣蔑遗。于时皇上,亲纡玄藻,飞翰轮首,臣僚、僧徒,毗赞下风。四年首夏,翻译周讫。根据此文所记,此论是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三人共译的。时间是在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508年)四月开始,直至永平四年(512年)方才完成。此文所记大致是可信的。然而,后来却有了另外的说法,说是三人分开翻译的,其后才合拢来的。此说先见于《长房录》所引的《宝唱录》(原录已佚),到了道宣作《续高僧传菩提流支传》更是大加渲染说:当翻经日,于洛阳内殿,流支传本,余僧参助。其后三德,乃徇流言,各传师习,不相询访。帝弘法之盛,略叙曲烦。敕三处各翻,讫乃参校。其间隐没,互有不同,致有文旨,时兼异缀,后人合之,共成通部。从现在的学术研究规则来看,自然是崔光的说法可信度最高。最可能的情形是,三人对《十地经论》的弘传可能各有侧重,或者有一些意见分歧。于是围绕其弟子,在中土形成了所谓地论师的南、北两道。

\

  地论宗南道派的创立者慧光,定州长卢人,十三岁随父到洛阳,从佛陀扇多受三归,既而出家为沙弥,扇多授以律学。到二十岁,往本乡受具足戒,听受律部,随所闻奉行。将近四年,曾开讲《僧碉律》,更从僧辩学习经论。后来到洛阳,搜采新义。其时佛陀扇多任少林寺主,勒那、流支也在其时传译《十地经论》,慧光列席译场,因为素来学过梵土的语言,会通双方的诤论,后来撰《十地论疏》,发挥论文的奥旨,开地论宗南道派。他注释了许多经论,如《华严》、《涅?》、《维摩》、《地持》、《胜粑》、《遗教》等经,并著有《四分律疏》、《玄宗论》、《大乘义律章》、《仁王七诫》及《僧制十八条》等。因为他对律部也很有研究,著过《四分律疏》,故后世尊为四分律宗的开祖。慧光初在洛阳,任国僧都;后被召入邺都,任为国统;因此,一般称他为光统律师。他住邺都大觉寺,弘布道化,七十岁圆寂。

  慧光的弟子,以法上为众中的上首。法上,朝歌人,十二岁初从禅师道药出家,十五岁就开讲《法华》,转而专究《涅?》,不以冻馁为意,后来入慧光门下受具足戒。慧业既充,道誉日隆,应众人的要求轮流讲《十地》、《地持》、《楞伽》、《涅?》等经,并著有疏(现存《十地论义疏》卷一、卷二两卷)。当时人称扬说:京师极望,道场法上。四十岁,应魏大将军高澄的奏请,入邺都。魏齐两代,历为统师,综理佛教,将近四十年,当时有许多所寺僧,都禀承他的教化,远到高句丽国,也遣僧来邺都问法。到北周灭北齐毁灭佛教,法上易服隐于俗中,而修习净业一如常时。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1年),年86,圆寂于西山合水寺。所著除他所常讲学的《十地》等经疏外,有《增一法数》四十卷、《佛性论》二卷、《大乘义章》六卷以及《众经录》一卷等。

  僧范,平乡人,二十九岁听讲《涅?》,于是往从邺城僧始出家。初学《涅?》,继往洛阳从法献听《法华》、《华严》,后入慧光门下受业。尝敷讲《华严》、《十地》、《地持》、《维摩》、《胜粑》等经,各有疏记。

  道凭,平恩人,十二岁出家,初诵《维摩》,后学《涅?》,复究《成实》。继闻慧光弘扬戒律,因往听讲,停留十年,往赵魏弘化,敷讲《地论》、《涅?》、《华严》、《四分》。

  法上的弟子,有法存、融智、慧远等,其中慧远是一位佛学大师。他是敦煌人,十三岁出家,二十岁依法上为和上、慧顺为贽黎,受具足戒。既而就慧术弟子昙隐听《四分律》五年,后专以法上为师,随侍七年,深究奥旨。北周灭北齐,周武帝在邺聚集众僧,议废佛教时,慧远独抗声争辩,后来隐居诵《法华》、《维摩》等经。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勒召六大德入关,慧远为其中之一,住长安净影寺,圆寂于开皇十二年(592年),年70。慧远著有《地持经义记》、《十地经论义记》、《华严经义记》、《涅?经义记》、《维摩经义记》、《胜粑经义记》、《无量寿经义疏》、《观无量寿经义记》、《温室经义记》等,又撰《大乘义章》十四卷。慧远继承法上的系统,阐扬南道的学说,然而晚年又从学于北方摄论宗的创立者昙迁,禀承《摄论》。总体上说,慧远致力最多的是《地论》,兼究《涅?》、《摄论》及三论。

\

  慧远的弟子灵璨、慧迁都是擅长《地论》的。灵璨,怀州人,深明《十地》、《涅?》,是跟随慧远入关的大德十人之一,起初住在大兴善寺,后来慧远圆寂,开皇十七年(597),敕补为众主,在净影寺弘传故业。后来,灵璨住大禅定寺,唐高祖武德初年圆寂,年七十岁。慧迁也曾经作十地众主,瀛州人,热衷研习《地论》,在北齐时已经知名。又从慧远重修前业,兼通《涅?》、《地持》,跟随慧远入关,住在大兴善寺,以弘敷《地论》为己任。开皇十七年勒立五众时,请他作十地众主,住在宝光寺,继续讲说。后住大禅定寺,武德末年(626)圆寂,年七十九岁。《续高僧传》卷十二说:自迁之殁后,十地一部,绝闻关壤。

  地论宗北道派的创立者道宠,原来是大儒雄(一作熊)安生的弟子,以才艺著称,后来归心佛法而出家。受具足戒后,研寻三藏十二部,后跟从菩提流支研习《十地经论》,受教三年,随所闻作疏,就疏开讲,声誉日高,为邺下所推许。他培养出学子多到千余人,而以僧休、法继、诞礼、牢宜、儒果及志念等为最。

  志念,冀州信都人,受具足戒后,往邺都问道于精通《智论》的道长(一作场)法师,经过数年,便和诞(诞礼)、札(不详)、休(僧休)、继(法继)等一期的俊彦齐名。既而往从道宠,学《地论》;又往西秦从高昌毗昙学者慧嵩学毗昙。学成回到本乡,前后开讲《智度》、《杂心》二论十余年,到周武帝毁灭佛教,逃到海边,重新研寻小乘论部。隋开皇四年(584),开讲《心论》。历住晋阳的开义、大兴国等寺。大业四年(608)圆寂,年七十四岁。所著有《八犍度论疏》、《杂心论疏》及《广钞》等,从他受学的僧俗弟子有好几百人。此外还有僧休、法继、诞礼,事迹多不明。地论宗北道派的法系,以后便无所闻。

  地论师之分南北两道究何而来,记载互异。然从学理方面讲,原因主要是由于师承不一而对《十地经论》所言的一心的解释不同。北道论师师承菩提流支而以阿黎耶识为诸法的依持;南道论师以法性真如为诸法的依持。换言之,北道论师以众生之心性本为杂染,因此,主佛性始有即当常之说;南道论师以众生之心性本为清净,因此,主佛性本有即现常之说。

  《十地经》卷八在诠释第六地时讲道: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如来所说十二因缘分,皆依一心。经文将贪欲与心作了区分,随事贪欲共心生,即是识事,即是行。行诳心故名无明。也就是说,无明只是心行的表现之一,而不是心的全体;十二因缘可以从无明开端,但无明并不是最后的本原,其因果系列追思到底皆为心造。世亲在《十地经论》中强调但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转故。不过,世亲《十地经论》并未集中论述一心之所指,其说散见于全书各处,难见系统,地论师之分歧于兹便发生了。

  《十地经论》卷八在讲到一种染依止观时说:因缘有分,依止一心。又称此观为一心杂染和合因缘集观。无明等十二因缘既是染,因此三界十二因缘所依之心乃是染依止,是杂染心。心既然为世间杂染的本源,所以常应于阿梨耶识及阿陀那识求解脱。不过,此论对于此阿梨耶识之性质并没有给定统一的说法。卷三讲到因缘有三相,谓其中的自相亦有三种:一者,报相,名色共阿梨耶识生;二者,彼因相,是名色不离彼,依彼共生故;三者,彼果次第相,入六入乃至于有。(《十地经论》卷三)从此段文字看,阿梨耶识似应为杂染的。但同书卷九说:自性不染相,如经心清净相故。卷十有言:善住阿梨耶识真如法中。从这二处文字看,阿梨耶识又是真如法的负荷者,是本有的自性清净心。《十地经论》在前二种说法之外,尚有第三种。卷九说:譬如二世界,一染净世界,二纯净世界。是二中间难可得过,欲过此界,当以大神通力。卷二说出世间智要转依止,依止常身故,非如无常意识智依止无常因缘法。这两处文字似乎认为阿黎耶识属染净混杂,而另有一个纯净常存的精神本体常身。后来的地论师各取上述三类中的一类作立论根基,歧义争锋便必不可免。

  地论师北道系的著疏不存,徒众虽众,但传世留名者不多。加以后来《摄论》学说盛行于北方,其主张与北道系相近,而条理缜密又过之,地论师遂为其所掩,或与摄论师融成一派。地论师北道系以阿黎耶识为杂染,即计黎耶为无明,以为一切法从阿黎耶识生起。在其学说之中,阿黎耶识虽和如来藏佛性无别,但阿黎耶识并不具足一切功德,一切功德必待新熏而后生。因此,他们认为众生之佛性必然是成佛后始得,当果而现,后天始有。这就是道宣所讲的当常之说。

  南道论师则以第八识的本性为清净的根本识,而以第七识为杂染。勒那摩提之直传弟子慧光《华严经义记》残卷中有真觉发中、始发真本之说,又有德熟归本,还应于实等言,似在倡导真觉缘起,可惜文短难得其详。慧光弟子法上则明确言之:法身者,法性身。心者第七心,意者第六意,识者五识识。故《楞伽经》云:心为采集主,意谓广采集,现识分别五。离此七种,识转为智。此中的《楞伽经》颂文乃杂采当时流行之宋、魏两种译文,但其解释并不符合经文原意。法上所言心者第七心其意如何?法性身是否指真如心?一时难断,再看他关于三种同相智的解释:三种同相智:一、缘起,二、妄相,三、真如。缘起者,第七阿黎耶识,是生死本也;妄想者,六识心,妄生分别,邪著六尘;真如者,佛性真谛,第一义空也。此三解无别异,名为同相,终日同处,染净常别,名不杂。(北齐法上《十地论义疏》卷一)此处,法上明确地将第七心定义为阿黎耶识,并将其看作生死本;所谓佛性真谛即前述的法性身。法上认为,此三相,就其性质言,三相虽各相异;就其同处于众生之心中而言,三相为同相;就染净性质各别而同处,则名之为不杂。这就是法上对众生之心的全面解剖。从以上引证可以看出,法上是以真如、法性作为染净之依持,明显受如来藏说之影响。他在区分《十地经论》改变以无明解释十二因缘为以一心诠释时,这样说道:初番明妄想纷竞,生死弥轮,特由无明为本生。后一番明诸惑妄想,无依不立,妄依真有,是故辨阿黎耶识共生以为万惑之本,故《经》云:以如来藏故说生死。是故如来藏是一切法本。以有二种本故,二处而明也。(北齐法上《十地论义疏》卷三)这样看来,法上之所以将第七识看作阿黎耶识,并以之为杂染心,是为了给予真如、如来藏留出位置。因此,法上说:法名自体真如。真如,法性也。既有真实之理,便有生死涅?大用义兴,以之为作。这是对如来藏的说明。诸法自体,就是真实之理;真实之理,就是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就是如来藏的本质。这样,如来藏就是万法的本体。南道论师既然以真如、如来藏为诸法之依持,此法性真如又本来具足一切功德。也就是说,众生的佛性与生俱有,先天而具,这就是现常之说。

  地论学派对于中国佛学以后的发展,最为突出的影响可归结为二:一是将《华严经》抬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地位。先是,刘宋的慧观在其判教学说中,给《华严经》以特殊的地位,将其置于佛教所有经典的最高位顿教。此后,齐刘虬以顿、渐二分法判释佛教,顿教也列入《华严经》。尤其是,地论师慧光又撰制了《华严经广疏》和《华严经略疏》,并将此经判释为圆教,其弟子禀承其志在南北大地弘传《华严经》、《十地经论》,华严学迅速成为当时中国佛学的热点,为隋唐时期创立以此经为宗经的宗派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地论师吸收《十地经论》中的六相等概念,将其作为分析《华严经》之十句排比句中的第一句与其余九句关系的语法概念与逻辑方法。而唐代的华严学者将其高度抽象化成为六相圆融,广泛运用于对《华严经》的诠释以及华严宗义理的建构之中。此中,慧光与净影慧远的贡献最为突出。其二,地论师所昭示的不同于后来玄奘所传唯识学的所谓古唯识学,对中国佛教发生的影响确实是深远的,在唐代虽然遭到玄奘之弟子、再传弟子的批驳,但其影响并未减退,对玄奘之后而形成的华严宗、禅宗仍然产生了很大影响,甚至在宋代以后的唯识学中仍然能够看到其印痕。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身报国 以身报国

以身报国成语名称以身报国成语拼音yǐ shēng bào guó...

以逸击劳 以逸击劳

以逸击劳成语名称以逸击劳成语拼音yǐ yì jī láo成语...

以辞害意 以辞害意

以辞害意成语名称以辞害意成语拼音yǐ cí hài yì成语...

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成语名称以身许国成语拼音yǐ shēn xǔ guó成...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

以辞取人...

最新文章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古诗原文[挑错/...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动于中...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送君。古诗原文[挑错/完...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手机版 网站地图